各县(市、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交通运输局、水务局、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总工会、公路管理局,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陶瓷工业园区、中心城昌南拓展区有关部门,各有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等六部门转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交通运输部 水利部 能源局 铁路局 民航局关于铁路、公路、水运、水利、能源、机场工程建设项目参加工伤保险工作的通知》(赣人社字〔2018〕176号),全面推进我市各类工程建设项目依法参加工伤保险,市人社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水利局、市发改委、市安监局、市总工会、市公路管理局等七部门研究制定了《景德镇市关于推进铁路、公路、水运、水利、能源、机场工程建设项目参加工伤保险工作实施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切实抓好落实。
景德镇市工程建设领域参加工伤保险工作领导小组(代)
2018年10月18日
景德镇市关于推进铁路、公路、水运、水利、能源、机场工程建设项目参加工伤保险工作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等六部门转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交通运输部 水利部 能源局 铁路局 民航局关于铁路、公路、水运、水利、能源、机场工程建设项目参加工伤保险工作的通知》(赣人社字〔2018〕176号),全面推进我市铁路、公路、水运、水利、能源、机场工程等建设项目(以下简称“各类工程建设项目”)依法参加工伤保险,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大部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全面推进各类工程建设项目参加工伤保险工作,将我市行政区域内各类工程建设项目从业人员特别是农民工纳入工伤保险,努力实现应保尽保,真正做到“工伤优先、项目参保、概算提取、一次参保、全员覆盖”,切实维护建筑业从业人员特别是农民工工伤保障权益,为建设“富裕美丽幸福江西”景德镇样本作出积极贡献。
二、基本原则
(一)建设项目优先参加工伤保险。各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要开辟参保“绿色通道”,对各类工程建设项目使用的农民工参保的,优先办理参加工伤保险手续。
(二)按照建设项目参加工伤保险。以工程建设项目为单位参保的,应按照项目或标段的建筑安装工程费(或工程合同价)的一定比例计算缴纳工伤保险费。
(三)建设项目先参保、再开工,已开工、补参保。各类工程建设行业主管部门和监管部门在办理施工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质量监督手续、开工和竣工备案时, 应督促施工总承包单位或项目标段合同承建单位必须依法参加工伤保险, 把其作为保证工程安全施工的强制措施,不参保不予办理。对于本方案下发前已开工的在建项目,行业主管部门要督促施工总承包单位或项目标段合同承建单位到项目所在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补充办理参加工伤保险手续。
(四)建设项目谁审批、谁负责。各级行业主管部门和监管部门要将各类工程建设项目参加工伤保险情况纳入企业信用考核体系,未参保项目发生事故造成生命财产损失的,责成工程责任单位限期整改,必要时可对施工总承包单位或项目标段合同承建单位启动问责程序。
(五)建设项目属地管理。各类施工企业应以工程建设项目或标段为单位,原则上在项目或标段所在地参加工伤保险;也可按照项目或标段行政管理权限,在对应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集中统一参保。
三、适用范围
(一)铁路建设项目,包括各类铁路工程;
(二)公路、水运建设项目,包括各类高速公路、普通国省干线公路、港口、航道等工程;
(三)水利建设项目,包括河道、堤防、水库、泵站、水闸等工程;
(四)能源建设项目,包括煤炭、电力、石油、天然气、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等能源建设项目;
(五)机场建设项目,包括航站楼、停车场、公共交通车站、储油区和连外道路、跑道、滑行道、停机坪和储油库等基础设施;
(六)其他类工程建设项目。
四、主要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市推进各类工程建设项目参加工伤保险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附件1),领导小组由市人社、交通运输、水务、发改、安全监管、总工会、公路管理等部门组成。领导小组组长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分管领导担任,副组长由各组成部门分管领导担任,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各类工程建设项目参加工伤保险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成员由各成员单位业务处室(单位)负责同志组成。办公室设在市人社局医疗(工伤)保险科,具体负责研究制定我市各类工程建设项目参加工伤保险的有关政策、措施和工作方案,督促各县(市、区)推进工作,开展工作调度督查通报等。
(二)明确部门职责。各级人社部门要积极会同有关部门,成立相应的工作领导小组,全面摸清底数,制定工作方案,落实工作责任,层层分解任务,确保各类工程建设项目参加工伤保险。要发挥牵头作用,主动协调解决工作推进中遇到的各类问题。要尽快摸清辖区内各行业项目建设情况和参加工伤保险情况,督促做好项目参保和工伤认定工作,依法及时足额支付各项工伤保险待遇,推进工伤预防工作。各级交通运输、水务、发改等行业主管部门依据职责积极配合摸清行政区域内本行业建设项目基本情况,包括各类工程建设项目数量、项目从业人员结构(包括固定职工和农民工)及其参加工伤保险情况;在建项目数量、工程造价和用工情况;拟建项目数量、工程造价及拟用工等情况。严格落实安全施工许可制度,督促本行业工程建设项目及时参加工伤保险。各级安监部门要加强对各类工程建设项目参加工伤保险情况的监督检查,对谎报、瞒报和迟报、漏报生产安全事故的有关单位和人员,要严格依法查处。各级工会组织要充分发挥职工工伤维权作用,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为各类工程建设项目的从业人员提供维权依托。
(三)加大政策宣传。各级人社部门要将“推进各类工程建设项目参加工伤保险”作为今后工伤保险集中宣传活动的主题。同时,应当会同各行业主管部门和监管部门,将各部门的宣传活动与推进各类工程建设项目参加工伤保险宣传工作有机结合,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杂志以及新兴媒体等多种方式,大力宣传各类工程建设项目参加工伤保险的政策措施。建设单位应当主动制作项目参加工伤保险情况公示牌,在施工现场显著位置予以公示,帮助从业人员全面了解有关政策和各项工伤保险权利,增强施工企业参保意识和从业人员特别是农民工维权意识,共同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四)明确工伤保险费用来源。施工总承包单位或项目标段合同承建单位要在工程概算中将工伤保险费用单独列支,作为不可竞争费,不参与竞标,并在项目开工前由施工总承包单位或项目标段合同承建单位按照劳动雇佣关系一次性代缴本项目或标段工伤保险费。覆盖项目使用的所有职工,包括专业承包单位、劳务分包单位使用的农民工。在建项目参保经费来源,作为工程竣工结算时的依据。
(五)科学确定工伤保险费率。建设项目可以从以下三种缴费计算办法中任选一种:一是各类工程建设项目可以项目或标段为单位,按照项目或标段的建筑安装工程费(或工程合同价)的0.1%参保缴费。二是对人工成本占比较低的工程建设项目,可按照人工成本乘以工伤保险行业基准费率的方式计算工伤保险费。三是对于难以确定直接人工成本的工程建设项目,可参照我市社会平均工资确定缴费基数,再乘以预计用工人数作为预计人工成本,再乘以工伤保险行业基准费率的方式计算工伤保险费。如动态实名制人数大于预计用工人数时,要按照动态实名制人数重新计算人工成本,由建设项目补缴超出的工伤保险费用。本《方案》下发前未参保的在建工程建设项目或标段在参保缴费时,按照剩余工期进度比例(剩余工期天数/工期总天数)计算缴纳工伤保险费。
(六)严格施工审批。施工企业在办理相关手续,进场施工前,应向行业主管部门或铁路监督管理等部门提供工程建设项目或标段参加工伤保险的证明,作为保证施工安全的具体措施之一。工程建设项目或标段未提交参加工伤保险证明的,行业主管部门或铁路监督管理等部门不予办理施工许可手续;行业主管部门应督促在建工程各承建单位自本方案印发后30个工作日内,到项目所在地社保经办部门办理参加工伤保险手续,并将项目参保缴费证明报项目主管部门核备。逾期未办的,各行业主管部门可视其情节扣除承建单位信用分值,必要时可降低承建单位信用等级;未办理工伤保险的项目或标段不得申请阶段验收、专项验收和竣工验收。
(七)规范项目管理。施工总承包单位或项目标段合同承建单位应当在工程建设项目或标段施工期内督促专业承包单位、劳务分包单位建立职工花名册、考勤记录、工资发放表等台账,对项目施工期内全部从业人员实行动态实名制管理。为切实保障项目从业人员的工伤保险权益,若出现临时增加或调用工人等特殊情况,应在24小时内向参保地社保经办机构报送人员增减变动花名册,遇节假日等不可抗力情况无法送达纸质版花名册的,应使用电子邮件方式先报送花名册电子版。用工单位未及时申报花名册,发生工伤后所有费用由单位负担,社保经办机构不予支付。
各地新开工的工程建设项目或标段参保期限自开工之日起至项目合同期满之日止;在建工程建设项目或标段的参保期限自参保次日起至项目合同期满之日止。建设项目因故中止施工或合同延期的,施工总承包单位或项目标段合同承建单位应于施工中止7日内或合同期满前30日内,经行业主管部门或监管部门认可,报参保地社保经办机构备案。
(八)完善经办服务。各类工程建设单位从业人员发生工伤事故后的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程序,参照《景德镇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等四部门关于印发〈景德镇市建筑业参加工伤保险实施方案〉的通知》(景人社字〔2015〕130号)和《关于印发〈景德镇市建筑业参加工伤保险实施细则〉的通知》(景人社字〔2016〕246号)文件规定执行。各级人社部门要适应各类工程建设项目用工流动性大的特点,优化参保缴费、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待遇支付等工伤保险管理流程,开辟绿色通道、专门窗口,安排专人管理,尽可能缩短参保缴费流程、简化手续,力争实现施工单位办理参保缴费备案当日办结,避免因办理流程复杂影响工程开工进度。对在工地内发生、事实清楚、当事双方无争议的工伤案件一般应当在15日内作出工伤认定决定,为参保单位和职工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对各类工程建设项目参保期内发生的工伤,项目竣工时尚未完成工伤认定或劳动能力鉴定的,建筑施工企业要保证工伤职工医疗救治和停工留薪期间的法定待遇,在完成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后,工伤职工依法享受各项工伤保险待遇。
(九)推进工伤预防。各级人社部门要重点在铁路、公路、水运、水利、能源、机场等行业开展工伤保险宣传和培训工作。要建立健全政府部门、行业协会、建筑施工企业等多层次的培训体系,不断提升各类工程建设领域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工伤维权意识和岗位技能水平,从源头上控制和减少安全事故,统筹推进工伤预防工作。工伤预防费用支出,按照《关于印发景德镇市工伤预防费使用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景人社字〔2018〕108号)文件规定,从当年征收的工伤保险费中列支。
(十)加强督查监管。市人社部门要牵头建立调度和督查机制,将各类工程建设项目参加工伤保险作为当前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的重要任务和重点工作领域。各县(市、区)行业主管部门及铁路、公路等相关部门要尽快对本行业工程建设项目进行摸底排查。各有关部门要及时沟通项目开工、项目用工、参加工伤保险、安全生产监管等信息,实现信息互联互通。各县(市、区)领导小组负责对本地区工程建设项目参保进度进行调度、通报和督办。各县(市、区)人社部门要积极会同有关部门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对各类工程建设项目参加工伤保险情况进行重点监督检查,对不参加工伤保险等违法行为依法予以查处。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时,建设施工单位现场有关人员和企业负责人要严格依照《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等规定,及时、如实向行业主管部门和监管部门报告,并做好工伤保险相关工作。事故报告后出现新情况的,要及时补报。对谎报、瞒报事故和迟报、漏报的有关单位和人员,要督促整改。
本方案未尽事宜,严格按照赣人社字〔2018〕176号文件规定执行。各地各部门在推进工作过程中,如遇有关情况和问题,应及时报告市级业务主管部门和市领导小组。
附件:景德镇市工程建设领域参加工伤保险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附件:
景德镇市工程建设领域参加工伤保险工作
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组 长:
王景光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市社保局局长
副组长:
汪卫民 市交通运输局总工程师
叶玉成 市水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雷 军 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
江训模 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副局长
于萍萍 市总工会党组成员、女职委主任
戴顺强 市公路管理局副局长
成 员:
徐 暄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医疗(工伤)保险科科长
吕 晗 市交通运输局规划基建科科员
何建平 市水务局建管科负责人
汪 涛 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局局长
任济民 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监管三科科长
邹小平 市总工会部长
林文东 市公路管理局人事劳资科科长
景德镇市工程建设领域参加工伤保险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具体工作。办公室设在市人社局医疗(工伤)保险科,徐暄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联系电话:0798—8516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