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有效期:长期有效 公开时限:长期公开 公开范围:面向全社会 信息索取号:566270827/2024-11173

市人社局关于市十六届人大第四次会议第115号建议的答复

来源:景德镇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发布时间:2024-06-05 12:03 访问量:

尊敬的王志文等代表:

你们提出的《关于构建全球陶瓷创意设计基地的议案》收悉,现就涉及人社部门职能的内容答复如下:

市人社部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要集聚各方面人才,加强创意设计和研发创新,进一步把陶瓷产业做大做强,把‘千年瓷都’这张靓丽的名片擦得更亮”的殷殷嘱托,聚焦“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的目标要求,全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多措并举吸引更多优秀陶瓷创意设计和研发创新人才向景德镇集聚,聚天下英才建好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重点从以下方面做好人才储备和培育:

(一)大力引进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组织重点企事业单位参加“才聚江西 智荟赣鄱”“才聚瓷都 对话世界”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引进活动,重点引进陶瓷创意设计和研发创新人才。联合社会力量推出“直播带岗”“新职业体验”等线上线下陶瓷创意设计和研发创新类专场人才招聘活动。鼓励优质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深度融入陶瓷产业链,围绕陶瓷创意设计和研发创新人才提供精准专业的人力资源服务。鼓励通过项目合作、智力入股等方式,实施陶瓷创意设计和研发创新人才和团队的柔性引进。事业单位引进高层次陶瓷创意设计和研发创新人才可直接通过考核方式引进。

(二)加大领军人才选拔培养力度。积极推荐陶瓷创意设计和研发创新人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对符合条件的优秀人才鼓励申报国家级和省级重大人才工程人选和项目评选。组织企事业单位陶瓷创意设计和研发创新人才积极参加国家级、省级专业技术人才高级研修项目,搭建领军人才集中研修、交流研讨平台。

(三)建设多层次人才培养平台。围绕陶瓷等产业建设优势特色技工院校。建设陶瓷产业学院和陶瓷特色专业(群),举办校企联合培养定向班,建立“研学游”培训中心。积极推进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国家级、省级、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大力培养陶瓷创意设计和研发创新人才。探索建立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与手工制瓷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队伍建设联动机制。围绕陶瓷产业需求,积极争取、组织实施陶瓷创意设计和研发创新专家人才服务基层。

(四)推动技术技能人才融合发展。充分发挥陶瓷工程特色产业职称评审“指挥棒”作用,开展陶瓷材料、陶瓷机电、陶瓷检测等陶瓷工程技术人才高级职称评审工作。推进陶瓷行业技能等级认定企业自主评价组织建设,加快遴选备案相关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机构,积极开展陶瓷技能人才评价认定。推动支持国家试验区高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职业发展通道贯通相关政策的落地落实,引导高技能人才参加职称评审和职业资格考试,鼓励专业技术人才参加职业技能评价,有效促进两类人才融合发展。

(五)推进创新创业环境优化。积极组织参加或开展、承办各类创业创新大赛、展示、交流等活动。做好创业扶持引领和以创业带动就业工作,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创业孵化基地建设,支持创意设计和研发创新人才进入创业孵化基地创业。加大创业担保贷款对陶瓷创意设计和研发创新人才自主创业扶持力度。

(六)提高技术技能人才收入水平。对科研院所的专业技术人才、技能人才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收入分配政策,实行绩效工资自主分配,逐步向陶瓷科研一线人员倾斜。加强专业技术人才、技能人才薪酬激励,鼓励和支持陶瓷企业采取协议薪酬、持股分红等方式,健全年薪制、股权和期权等中长期薪酬激励,提高陶瓷创意设计和研发创新人才薪酬收入水平。

(七)加大社会保险政策支持力度。认真做好陶瓷创意设计和研发创新人才等“景漂”“洋景漂”及其家属参加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有效维护“景漂”“洋景漂”合法权益。实施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助力参保陶瓷企业减负稳岗。

(八)强化新业态从业人员职业保障。扎实推进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工作开展,试点期间根据制度运行和基金收支情况适时调整缴费标准、待遇标准等相关政策,妥善解决陶瓷创意设计和研发创新等新业态从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问题。

(九)加快构建和谐劳动关系。适应机构编制体制改革,推动全市劳动关系、劳动监察和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建设协调发展,打造具有瓷都特色的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和星级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强化劳动监察保障机制,不断加强劳动关系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建设,夯实试验区人才劳动权益保障基础。支持陶瓷领域重点企业积极参与新时代和谐劳动关系创建活动,加强陶瓷企业依法合规用工指导,预防劳动矛盾纠纷风险发生。

(十)加大激励支持力度。建立健全人才激励机制,加大优秀陶瓷创意设计和研发创新人才在相关表彰中的评选力度。积极开展典型宣传活动,用好身边典型教育人、激励人,切实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激发更多人才在景创新创业热情。

(十一)提升公共就业服务能力。全力推进“5+2就业之家”建设和运行,通过数字赋能,打通各层级、部门、区域间的信息壁垒,通过数据共享、优化办结效率,深度融合零工市场、就业招聘、创业贷款等多项业务,通过打造“家门口”的一站式就业服务平台,努力打通就业服务最后一公里。

感谢你们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景德镇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4430



相关文档:
相关附件: